smt贴片机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与世界经济大转移的双重作用下,过去五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SMT应用大国,从目前SMT产业趋势与各大厂商的本地化策略,可以预见至2009年底左右将完成主要贴片机品牌中国本地化制造基地部署,会拥有全球贴片机40% 左右的产能,加上印刷机与再流焊炉等,中国将成为世界**大SMT设备制造大国,从而形成世界SMT设备生产新格局。
随着电子产品的轻薄短小化,SMT技术将普遍采用,对SMT设备的需求也就随着日益增大。但SMT设备是高价高效高产能的自动化设备,一般有5-8年的使用期。中国至2005年底贴片机拥有量为3万5千台(已去除早期引进的报废设备约5千多台)。估计2006-2009的四年中将新增约3万台,加上印刷机、再流焊炉、检测设备等,总价将达65亿美元左右。2010年起将进入新一轮发展高潮,有望每年新增超过1万台。到那时,各世界大贴片机制造厂商已完成在中国的本土化制造格局,中国本土化中低挡贴片机也能批量供给,因此贴片机的进口数量可能仅为总需求量的一半左右。
国外早期贴片机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于能源危机与市场需求,电子产品不断向小型化发展。松下、三洋、西门子、飞利浦、雅马哈等大公司的一些产品率先使用贴片元器件,因此他们FA(工厂自动化)部门自行开发研制其专用设备,制成了*早的贴片机。随后不断改进由低速提高为高速贴片机,再从自制自用的专用设备推广进化为广泛适用的通用设备,形成了新一代电子装配技术而风靡整个行业。经过30年的全球市场竞争,淘汰了一大半品牌,生存下来的十几种贴片机中,一些跨国大公司始终保持技术优越地位。
SMT贴片机的安装调试
首先从贴片机生产线的设备安装上来说,SMT贴片机生产线包括自动送板机、接驳台、全视觉锡膏印刷机、SMT贴片机、无铅回流焊等设备。
在装置安装的高度上,装置的高度以主设备为主,也即是轨迹传送皮带上外表到地上的高度,通常为915毫米正负5毫米。
其次,设备的水平调整,选用具有必定精度的水平仪,如运用1Div=0.02毫米/米的水平仪等;设备的水平调试在0.04毫米/米以内。
进行设备之间的衔接,设备与设备之间要具有必定的间隔,以传送轨迹为参阅,其距离为6毫米,正负2毫米。各设备在横轴上坚持同一水平线,以机器的固定轨迹内侧为参阅线。
贴片机生产线设备的安装正确保了在贴片生产过程中能够有序、流畅的进行。
SMT贴片机生产线设备的放置安装也只是第一步工作,要确保各装备能够有效率、充分发挥性能的工作,还是要看对各个装备的调试环节。
贴片机生产线具体调试有哪些内容
一、
元件数据库中参数 开始编程时,有时并没有线路板和元件的样品,只能通过CADB0M或者线路板的贴装图形等资料来进行编程。由于局部元件不是规范元件,随即所带的规范数据库中找不到完全一样的元件资料,新建的元件数据库可能在机器上会难以通过识别达到校正的目的如元件可供识别的特征、元件的吸嘴选择、相机识别灯光的设置、送料器的选择和元件的方向等。
二、
元件的贴装坐标 顺序制作时,有时不能拿到线路板的原始坐标资料,顺序中的坐标为顺序机所得,或为其他机器的顺序所得。
三、
基准点的坐标 有时所得到线路板坐标资料只有元件的贴装坐标,而没有基准点的坐标。
四、
送料器的型号和方向 顺序制作时,往往没有元件和包装的样品,送料器的型号和元件的方向确定时,需要依靠以往的经验。有部分元件的取料中心和送料器默认的不一致,需要重新校正和修改此元件送料器的取料位置。 一个新的产品上机运行后还需要花数小时,甚至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程序的调整才干稳定地生产。而在调整期间,自动贴片生产线会生产出大量的不合格产品。
以上是贴片机回收小编来讲解一下smt贴片机的发展历程和SMT贴片机的安装调试。更多的贴片机特点知识就在贴片机SMT知识栏目。